天上月圆,地上人圆,吃饼赏月,共话中秋。
2023年中秋,扎根海南26年的水晶宫吴川月饼又一次爆火:传统招牌伍仁金腿大月饼出现明显增长;新品蛋黄斑斓月饼迅速蹿红,成为爆款……
看海南月饼市场,水晶宫月饼没有过度的营销,没有华丽的包装,靠着对产品品质的坚守,靠着老顾客的口口相传,走出一条广式月饼“奋战”异乡的发展之路,成为海南广式月饼的代表品牌之一。
对于以琼式月饼占据大半市场的海南来说,水晶宫的吴川月饼凭什么能打下一分自己的天下?不妨一起去探究一二。
不变:老工艺
八月十五是中秋,每年农历七月一日前后,水晶宫月饼厂的车间正式开炉做饼。一个半月的时间里,车间里很是热闹,身着统一工作服的制饼工人分工各不相同,几人制作饼皮,几人手工揉搓馅料,还有几人围坐大大的制作台前把馅包进饼皮里,烘烤车间炉火正旺,一炉一炉的月饼喷香而出……
这样热火朝天的影像,一年里只有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其他漫长的时间里,生产车间都很安静。但“静”的背后,是水晶宫月饼的蓄势待发。
据了解,每年筹备各道工序的原材料,水晶宫月饼就要花上大半年的时间。以伍仁金腿月饼为例,水晶宫月饼选料不仅看外形、看色泽、看口感,还要看产地,精选优质的核桃仁、杏仁、瓜子仁、芝麻仁以及量少价高的橄榄仁。
制作馅料也是一项功夫活,为了尽可能从每一个细节处提升,水晶宫月饼以时间为代价,坚持传统工艺不惜把生产“慢”下来,单是饼馅中的“糖肉”,便耗时15天制作,同属关键环节的香肉丝制作,即便在天气晴朗适合生晒的情况下,仍要耗时3至5天,连调酱汁用的陈皮,也要经多次浸蒸腌制。
水晶宫月饼的制作工艺是传统的、手工的,生产流程却是现代化的:自动分馅、自动排盘、自动烘烤、自动包装……在慢与快之间平衡,这或许就是水晶宫月饼年年销量增长的“奥秘”之一。
不变:老味道
今年距离中秋节还有半个月时,三亚的林女士想着像往年那样订上6箱水晶宫伍仁金腿大月饼,让她没想到的是,自己还是订晚了,不得不排在长长的预计名单上。“他们坚持手工制作,真担心节前能不能拿到月饼。”林女士的等待没有被辜负,最终她如期拿到了心心念念的大月饼:“明年中秋一定得再早些预订才行。”
林女士吃水晶宫月饼已经21年了,从第一次品尝到伍仁与金腿搭配的味道,她就爱上了。她说:“这么多年了,这味道从来没有变过,就像她对水晶宫月饼的钟爱,从来没有变过。”
水晶宫招牌“伍仁金腿月饼”,源起广式月饼之乡——广东吴川,那个被誉为“中国首个月饼之乡”的地方。
坚守吴川月饼制作工艺、用料,水晶宫月饼个个饱满,色泽油润棕黄,馅皮厚薄均匀,味道香醇,食后颊齿留香,伍仁金腿月饼具有独特的火腿香味,夹带果仁和特有的秘制香味,韧脆爽口,口感层次分明,果仁香脆,火腿肉丝韧劲足,咀嚼后仍留有独特的肉香味。
出生在三亚的符先生,也是水晶宫的一名忠实粉丝。他的祖籍在吴川,常听父亲说起,在广东,吴川月饼非常有名。1998年,符先生把一盒水晶宫月饼带回家,他的父亲吃到过,不禁感叹:“就是这个味道。”自那之后,他每年都会为家人采购不少水晶宫的月饼。而他自己也非常喜欢伍仁金腿大月饼:“多次改良后的伍仁金腿月饼,在保持传统口味不变的情况下,咸甜适中,香味十足,饼皮松软恰好,不会硬得难咬,更不会软得碎下来。”
变:新品种
最好的传承就是创新。对于水晶宫月饼来说,在坚守老味道的基础之上,只有不断的改良、创新,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月饼市场立于不败之地。
多年来,水晶宫月饼制作师傅在保持吴川月饼传统配方和独特的制作工艺流程的基础上,不断挖掘、传承、探索和创新。克服传统中秋月饼制作存在的“高糖、高脂、高热”缺陷,融入现代食品保健元素,科学调配“低糖、低脂、低热”的“三低”馅料。
同时,水晶宫在传统的伍仁金腿、豆沙、莲蓉基础上,研发出蛋黄莲蓉月饼、陈皮豆沙月饼、无糖月饼等多个新品种。
今年,水晶宫将甜品界的“宠儿”——斑斓,完美的融入月饼中,制作而成蛋黄斑斓莲蓉月饼,赢得一批喜欢“尝鲜”的消费者青睐。
对于斑斓,很多人并不陌生。斑斓含有特殊的香气,类似粽香、芋香、米香味,易引起人的食欲,可增强细胞活力,加快新陈代谢,提高人的免疫力。近年来,斑斓叶是“舶来品”, 已经成为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利用历史悠久,文化内涵丰富。斑斓叶被誉为“东方香草”。
拿起一颗水晶宫蛋黄斑斓莲蓉月饼,斑斓独有的香气,混合传统的莲蓉,配上一颗圆润的咸蛋黄,入口幽香,令人回味无穷,可谓颜值与口味的美妙结合。
吴川月饼历经几代人的积淀,历久弥新,诠释了中秋月饼的传统口味和美学内涵。水晶宫月饼是吴川月饼在海南的传承与发展,在一群手艺人的精雕细琢之下,在“变”与“不变”之间,重新诠释着一份美食流传千年的味道。